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全法治保障座谈会在京召开   董念清会长发言

 二维码 247
发表时间:2019-12-03 10:10



       2019年11月8日,北京市法学会邀请天津市、河北省法学会,共同在北京国开会议中心召开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全法治保障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既是对第五届京津冀法学交流研讨会一个重要议题的专题研讨,也是跨地域、跨领域、理论和实务紧密结合的一次协同攻关研究。
   微信图片_20191202124032.jpg

  北京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河北省法学会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大兴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有关领导,大兴国际机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航空法学会、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法律问题研究会、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北京航空法学会董念清会长带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萧有茂同志主持会议。机场管理中心、临空办,大兴区交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管执法局、应急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从各自工作角度,介绍了大兴国际机场运行管理的有关情况,提出了运行中的问题。

   董念清会长在发言中指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首都重大标志性工程,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已经投入运行。大兴机场的运营,国人关心,世界瞩目。大兴机场在投入运营后,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机场的持续安全运营。预计到2021年,大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500万人次;到2025年,基本实现72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目标。旅客吞吐量逐年增加,如何保障机场的持续运营安全,是管理部门不得不考虑并重视的问题。

    二是北京市与河北省事权的划分。在大兴机场的建设及前期准备中,相关事权的划分是通过中央协调、两地协商、发布文件的方式解决。大兴机场虽然正式投入运营,但事权并未彻底解决。

    三是行政执法问题。大兴机场横跨北京和河北两地,行政执法是又一个重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董念清会长提出的总体建议是,以法治化保障大兴机场的持续安全运营。

    建议制定《京津冀地区机场管理条例》,综合考虑京津冀三地机场的现状,一体化解决三地机场的协调、安全、行政执法等问题或事项。将政策法律化,前期以“红头文件”发布的政策,切实可行的,可转化为法律,通过法治手段,保障大型机场的有序安全运营。

    萧有茂同志在座谈会总结中讲,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新时代首都重大标志性工程,机场的建设与运营,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必将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对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今天,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全法治保障”为主要内容进行的座谈交流,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时代感强,大家既有来自一线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也有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既有宏观的、也有具体的,既有实际的也有理论的,提的问题很现实,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交流的很热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会后,与会人员一同参观考察了大兴国际机场候机楼,现场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安全运行情况。

微信图片_20191202123821.jpg微信图片_20191202123817.jpg微信图片_20191202123808.jpg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